本文目錄一覽:
求一個違反廣告法司案例
1、另外,《廣告法》第47條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之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一)在廣告中損害未成年人或者殘疾人的身心健康的;(二)假冒他人專利的;(三)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四)廣告中未經同意使用他人名義、形象的;(五)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權益的。
2、當事人在其店堂、微信公眾號、淘寶網店等場所、平臺發布有關介紹“老倪膏藥”(醫療器械)功能的廣告,廣告內容含有安全性斷言或保證、說明治愈率等內容,且廣告內容未經相關部門審批,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八條規定。
3、因為該公司違反了《廣告法》。百威廣告被罰25萬,這件事情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呢?近日,百威的廣告因碰杯的飲酒行為被依法罰款25萬元。該廣告涉嫌違反我國《廣告法》第二十三條第二項。本法規定,酒類廣告不得含有飲酒行為,故本百威廣告發布的內容違反廣告法規定,依法處罰。
虛假廣告的案例
郭德綱 藏秘排油著名晚會——央視“3·15”晚會爆出某減肥茶廣告涉嫌虛假廣告,為該產品代言的著名草根相聲演員郭德綱一時陷入了輿論的旋渦之中,明星代言產品廣告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月20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海市場監管”發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認定的2021年第二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宜家因宣傳窗簾具備“空氣凈化”功能,構成虛假廣告,被罰款175萬元。
房地產虛假廣告經典案例篇3 武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岸分局四唯工商所接舉報,舉報人反映京漢大道、三陽路交叉路口的“外灘三陽金城”樓盤打出巨幅廣告“三房首付9萬”,從價格上看,首付9萬,全額價款最多40萬-50萬元,而且有三間房,價效比十分吸引人。
虛假廣告是企業在進行廣告推廣時應該避免和杜絕的,它不僅傷害消費者,也會對品牌造成反噬惡果,《廣告法》中第38條相關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虛假宣傳是一種違法行為,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近日,關于永和豆漿自稱國飲的虛假廣告被判罰30萬元一度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與熱議。從該事件當中,也能反映在當下的商業社會當中也是存在虛假信息廣告宣傳的一些違法行為,理應要得到法律的管制與懲罰。
案例一案情摘要:某化妝品公司為推銷該公司生產的去斑霜,委托某廣告公司為其制作廣告。廣告公司在化妝品公司用戶信息反饋表中找到一位姓林的女士和姓方的男士在使用去斑霜前后的照片用于廣告之中,以宣傳該去斑霜的效果。廣告在電視臺播出后,林、方二人分別從家人和同事處得知此事。
自稱“國飲”,永和被罰30萬,有哪些違法廣告的經典案例?
1、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公告》。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因在微信公號發布未經政府授權的“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內容,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處罰30萬元。
2、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對永和視頻作出行政處罰,責令永和停止繼續發布違法廣告內容,并處以罰款30萬元。永和豆漿起源于臺灣省,是一家以販賣豆漿為主的早餐店。
3、不過這一次永和豆漿在廣告宣傳的時候涉嫌虛假廣告,因此被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列為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之一。永和豆漿自稱國飲,有誤導消費者傾向被罰30萬。
4、國家從來沒有承認過永和豆漿是國禮或者國飲,但是永和豆漿卻利用這樣的宣傳誤導消費者。其實除了永和豆漿,茅臺也是踩過國酒這樣的坑,這種都是屬于虛假廣告,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隨后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對永和食品作出行政處罰30萬。
房地產虛假廣告案例?
房地產虛假廣告經典案例篇3 武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岸分局四唯工商所接舉報,舉報人反映京漢大道、三陽路交叉路口的“外灘三陽金城”樓盤打出巨幅廣告“三房首付9萬”,從價格上看,首付9萬,全額價款最多40萬-50萬元,而且有三間房,價效比十分吸引人。
本文第2個案例,開發商并沒有約定購房者可以搭建一層。
其實碧桂園已經多次被投訴虛假宣傳了,不得不說現在的房地產為了賺錢真是沒了良知。之前汕尾市的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其戶外廣告中,使用“汕尾最好的社區,最好的房子”等用語,屬于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的情形,利用廣告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的規定。
案例:在商品房銷售過程中,存在未在規定時間進行銷售,制造虛假熱銷場面,并在廣告宣傳中將房屋銷售與、學校相關聯的問題。
目前房地產市場上存在著很多房產虛假宣傳,購房者如果察覺到開發商虛假宣傳,可能會出于氣憤,不想繼續履行合約。溫州市的黃先生因為發現開發商涉及虛假宣傳,暫停辦理銀行按揭貸款,這樣可行嗎?案例詳情 買房:2013年7月,黃先生購買了溫州悅江錦園的一處房子,總價近634萬元。
永和豆漿自稱國飲被罰30萬,要如何有效打擊虛假宣傳?
1、國家從來沒有承認過永和豆漿是國禮或者國飲,但是永和豆漿卻利用這樣的宣傳誤導消費者。其實除了永和豆漿,茅臺也是踩過國酒這樣的坑,這種都是屬于虛假廣告,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隨后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對永和食品作出行政處罰30萬。
2、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公告》。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因在微信公號發布未經政府授權的“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內容,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處罰30萬元。
3、永和豆漿發布虛假廣告原來是永和產業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則廣告,廣告的主題是國飲并且在他的宣傳廣告內容中發布有永和豆漿在各國的駐華大使館被里面的人員飲用等等這樣的內容,但是經過市場監管局的查證發現他并沒有經過政府的允許而是在私下向大使館的工作人員贈送他的產品。
4、永和豆漿在微信公眾號上宣傳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虛假信息,以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詞進行宣傳,并且還將永和豆漿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為噱頭來招攬客戶。在為得到政府授權許可下,私自向駐外使館的工作人員贈送旗下產品。
5、事件結果 事件的結果是永和豆漿刪除了在公眾號發布的原文,并被上海市場監管局處罰30萬元,理由是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五)項等規定。永和豆漿這場營銷的結果很失敗,不但沒有蹭到國飲的熱點,還讓自己被處罰了。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百度百家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